轉載自:天清地寧書院http://www.21ctcm.com.cn/shenxin/Index.asp
(內有儒道佛修行養生等文章)
作者:天清地寧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營銷網原創
更新時間:2009-2-10
導讀:為何有些人吃素後,反和別人關係更緊張而變為一個“怪人”?如何看待家庭婚姻中的生剋關係?何謂修行?修什麼?行什麼?修心養性過程會出現什麼常見病症?根源在
哪裡?中國傳統文化經書智慧如何給我們指導?我們如何在生活言行中落實?請看羅老師在UC陽光心裡訪談室和同學們做了一次交流。
(一)什麼是修行?修行的著力點在哪裡?
(二)修行應該朝什麼方向修?修行容易犯的錯誤是什麼?原因在哪?
1)修行之初:放下煩惱
之所以修行,無非是因為在現實中發現了人生有煩惱,比如身體的病痛、人際關係的不順、對前途的迷茫等等。所以我們有緣生在東土,接觸儒釋道聖賢的大智慧,是一種福氣。
我們希望跟隨他們的足跡,提高悟性,走出煩惱,有病能夠治療好,心結可以打開,人際關係中的矛盾可以化解,這是修行首先希望達到的效果。
修佛的著力點
修行人更大的願望就是:修成正果,超脫生死輪迴。這只是口號,是佛家關注的發願。相比之下,道家和儒家就不是這麼講。儒家的《論語》裡講孔子怎麼去開解、輔導不同的學
生。學生問他什麼是人,孔子有天就想听聽各位同學的志向,子貢,曾子等談了不同的志向。(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裡是子路和顏淵的回答)從孔子對不同學生的回答的點評可以看出他是真正大智慧的老師,他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根器給出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和步驟。
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喜歡盲目地喊大而空的口號,發一堆空願,其實並不了解發願和修佛的著力點在哪。現在人貪心比較多,喜歡跟佛做生意,主要有有兩種傾向:一是速成——佛教密宗的“即身修成”吸引了很多人學佛,期望求得一個密咒秘法一步登天修成佛法;另外一種就是簡單,這以佛教淨土宗為代表,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都可以不管了。如你勸他深入研究般若智慧的,這些人會說這是瞎忙。其實這兩類人修佛的心態都有問題的。佛教密宗和淨土宗的真實思想不是那麼簡單的。淨空法師曾指出過這種錯誤。
2)一句“阿彌陀佛”是對是錯
淨空法師的講壇談到,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修佛,一心念阿彌陀佛就行。這句話對還是錯?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前面的講座提到,對錯是對於具體評價維度而言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討論三態身(光態身、氣態身、固態身)這三個層次談過此問題,不同維度,對錯就會不一樣。老太太年紀大,無論智力精力都比不上年輕人,如果對她說佛的智慧博大精深,她就會失去學佛的信心。
“都攝六根,淨念相續”,這是淨土法門。修了半天,六根都在放逸,普通人的心定不下來,眼耳鼻舌身意,都被外在信息吸引,心就動念,潛在潛意識裡的雜念就全部出籠,慢慢亂花漸欲迷人眼。所以,老太太文化不太高,教她這些來學佛,不現實;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是簡單的法門,因為她很信,會老實去做,慢慢就會把六根收回來了,直達本心。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用這句佛號取代各種雜念,然後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自己信念跟阿彌陀佛的願力相融合,這就是人佛共通。這種融合很容易讓人走出小我,體驗無我的境界。實際上這是一個方便的法門,也是一條捷徑。這種捷徑一下子讓我們明白什麼是輪迴——心的輪迴,心的生滅。這個老太太未必最後可以悟到這個層面,可是讓她老實去做,教她這樣的方法沒錯。老人年紀大了,比較閒,但是年輕人不能一句阿彌陀佛就拉倒
,需要多讀金剛經等大乘經典,才能搞懂佛的真正智慧。
年輕人會遇到很多事情,要工作,跟人打交道,面對各種紛繁複雜的事情,不能什麼事情
一句阿彌陀佛拉倒。阿彌陀佛的最終智慧,要超越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文字相。阿就是無量;彌,無量壽,無量光;陀,圓滿圓融;佛就是覺悟者。大家看這四個字,無量光無量壽,圓滿圓融,覺悟者。如果對於現實的各種人和事都一句阿彌陀佛應付,而不是像覺悟的佛陀那樣——以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智圓融地處理各種人和事,那麼就會導致更多的矛盾,問題煩惱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現實工作生活的各種難題,恰恰是考驗我們修行感悟到哪個層次的,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為人處事實踐中去參悟經書的智慧。這是修行的一個重要的著力點。
3)修行人容易犯的毛病
3.1什麼是真守戒
比如,學佛人要吃素,過年回家,父母辛辛苦苦為你做了一頓年夜飯,裡面有魚肉,然後你滿臉不高興,說你們這些人都要下地獄的,殺生害命。你這麼一說,本身就違背佛的一點:恆順眾生。父母滿身心疲憊準備了團圓飯,大家正在開心喜悅中,你這麼一說,大家都很受打擊,父母覺得很傷心,覺得你不理解他們的苦心。恆順眾生,父母不是眾生的一員麼?修行修什麼?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會把很多戒律、智慧變成傷害眾生,破壞正常人際關係的工具。念佛也好,守戒持戒也好,它們都是督促我們修行的利器,沒有般若智慧駕馭這把利器,不管自己沒修好,還可能被拖到地獄裡去。什麼是地獄?地獄就是內心的痛苦。 “我執”加大加重,恰恰跟修佛背道而馳。要達到無量光無量壽,需要去掉小我;去掉小我是否就是把肉體殘害呢?這裡面又有問題。剛才在面相心相群49988206
)有個網友發了一段話:說吃飯多,淫欲就出來,前面的修行前工盡棄,這依據的是佛陀教我們過午不食。對於這種現象,怎麼看待?不能盲目死板地守過午不食的戒律。大家要清楚,佛陀二十幾歲修行,那時正是青春期,青春期的人,精力旺盛。佛陀當年不用工作,他就專心致志地去修,飽暖思淫欲,青春期吃東西一多,淫欲很容易被激發。少吃一點,人容易精神,這時可以閉關打坐,既保證身體需要,又不容易昏沉,不容易激發淫欲。
3.2什麼是“中庸”?
我們首先要知道,生理的欲望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很難搞清楚戒,戒了也是亂戒,最後可能把身體搞壞。所以我建議大家,無論學佛學道,學儒也好,心胸要放寬。道家講性命雙修,“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命不修性,萬劫陰靈難入聖。”修性修命,不能偏頗對待。心理欲望降低了,身體能量就得到提純。相反,生理欲望熾盛,放縱自我,尋歡作樂,你的生命層次就退化了。對男女生理欲望,只是“壓”不是根本解決方法,放縱更不是解決方法,要中庸。什麼是中庸?打個比方,未修行前,身體很像盲流,沒有正確導引和提純,盲流就會成為戕害自我身心的泥石流,驅動身體言行的信息是心的雜念,小我在驅動欲望,遇到好吃好聽好玩的就飄飄欲仙,就去模仿,在模仿的過程,能量就耗散。身心放逸之後,身心受損。每次受損後就會尋找更刺激的東西去填
補自己空虛的心靈----惡習越陷越深。
沉淪吸毒賭博色欲的人,最初多是因為無聊,心結打不開需要轉移壓力而沾染這些惡習,慢慢就會在毒品、賭博和色欲的幻覺那裡尋找刺激。贏的成就感,……讓他一下子找到自我,性欲發洩後忘我的快感、吸毒後的飄飄欲仙……可以讓他暫時從陰鬱欲火裡解脫出來。而實際這是以耗損生命精華(元精、元氣、元神)為代價的,本質就是身體能量的一種無意義發洩。這種發洩配合你的心念幻覺的固化,就成為一種難以忘卻的貪欲。
所以我們要搞清楚戒淫欲著力點在哪裡?我建議大家好好把網站回家人老師關於戒淫邪的
文章:
淫欲真的無罪?--戒淫(上篇)
http://www.21ctcm.com.cn/shenxi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97
男人就一定是男子漢大丈夫嗎?--- 戒淫(中篇)
http://www.21ctcm.com.cn/shenxi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98
好好看看,裡面講得很精闢。現實很多修行人,越修,我執,我慢越來越大,覺得別人不修行很可憐,別人都沒有他好,看到別人的錯誤,他就用佛的境界去做法官似的審論——這是常見的佛病。修佛最後要超脫生死輪迴。輪迴的根本是我,''我執”在於不明白世界人生的真相——《金剛經》講得很清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心裡有"人我對錯是非”,而且執著於人我對錯是非,那麼就落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不是變得越來越圓融,不是變得越來越讓眾生歡喜,不是變得越來越讓人感覺到如沐春風,和諧溫暖,而是變得偏執孤僻、怪裡怪氣,不通人情——這是修行的心病。談這里大家覺得滑稽,我們為了修行不殺生、吃素、戒淫欲,最後變成跟父母、夫妻、周圍的同事處處碰撞,大家看看,我們修行修到哪去了?
3.3什麼是“無住相”?
有人說:那我就到深山老林去修行,說我可以修到一念不生,要注意啊,搞不好修到無記報,最後修到畜生道那裡去了?無論佛家還是道家,表面是出世的,最後落腳點都是入世,《道德經》講無為而無不為,最後還是為。前面一個為,指不要妄為,為要符合規律符合道,所以無所不為,最後落點在“為”,在現實中做人做事。很多修行人帶著貢高我慢
的心理,我來度你,覺得自己讀了點經書,以為自己比別人高,很多人容易犯這個錯誤。我做老師感觸最多是容易犯職業病——喜歡教訓人,這也是我執我慢表現。
修佛的人滿口佛氣,讓人感覺怪異難以親近。這些都違背了《金剛經》裡面提到的般若智慧——無人相、無我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應無住相而生其心。什麼是無住相?無住相就是不要把一種“相”作為死板的東西去套用,著相的結果其實就是迷信,很可怕。舉個例子,很多人遇到婚姻煩惱,認為我跟他不和,他克我,因為他們都沒有搞清楚八字的生剋原理。八字是我們前世所有生命信息的縮影,包括自己和他人信息的縮影。這種縮影 在後天各種人事表現出來。既然跟一個人結婚,說明前世跟這個人有很深的關係。 “夫妻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子女原宿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古人這副對聯說得很到位。既然湊在一起了,這種關係就是你這一生無法逃避的問題。無論這種關係好還是不好,你都要面對。既然作為一家人就要好好面對,用真心誠心和智慧去解開與家人的心結。不能說看到八字上克你就離婚,這都是自欺欺人的迷信,都是對命學真諦的曲解。
五行的生剋關係,是不是相生就很好?父母愛子女,這種愛如果變成溺愛,小孩子變得放縱自我,這就是生之過——“生”反倒變為“克”了。克也不是簡單地不好,也有轉化為
支持性的作用,比如一個小孩容易撒野,但是父母嚴格,撒野的性格和行為就慢慢轉化;同理,一個很放縱的學生,若遇到管教嚴的老師,他沒辦法撒野了,慢慢地通過老師的嚴厲紀律約束以及循循善誘方法教育,他改了自己錯誤的認識,變好了,這就是老師的“克”變為對他是“生”的作用了。 “克”裡面帶著“生”。
修行,吃素也好,守戒律也好,遇到煩心的事情,這些都不是逃離和發脾氣的藉口。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是因為我們的涵養智慧層次還不夠高,不能默默地感化別人。修行並不是讓你處處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了很多佛和道方面的書,很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別人,這不好。俗話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想補充一點,嚴,方向原則沒錯,過嚴就有問題了。過嚴其實是思想走極端。我自己在這個方面的彎路也走了很多,過嚴,完美主義傾向嚴重,不允許自己犯錯。我們古人經常說,“察見源魚者不祥”,“水至清則無魚”。不完美恰恰就是一種完美。每個人的個性都有優缺點。如果我們個性的優點和缺點在團隊里齊心協力地工作,別人的優缺點點和自己的互補,達到1+1>2的效果,過嚴要求別人,反倒1+1< 1,過於嚴於律己的人,比較容易出現人際關係緊張,變得孤僻。這心態說白了也是一種貪著---對自我心理那種“完美境界”的貪著。修佛、修道本質是跟儒家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如果各位難以理解中庸是什麼,那麼不妨關註一下我們在Q群的發言,從中可以看出不同人的性格:凡是容易跟人吵架火拼的,心裡都是不平衡? ,雖然爭吵中引用很多佛道儒的經典句子,但大家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是氣呼呼的,我們如果不參與討論,在旁邊看看,就明白中庸。反思自己,只是做個旁觀者,是不是心態有問題呢:高高在上。參與了,可能不知不覺意氣用事,吵了一通。 《道德經》講“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大家仔細研究這幾句話,就知道道家不是跑到高山老林不問世事。跑深山老林一個人閉關打坐,這是提升自己生命智慧,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中“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不少人學佛學道後變得更加自我,心理學叫“自大狂想症”。這類人跟人聊天的動機是——希望別人誇獎他,潛意識里希望得到偶像權威的認可,對於與他觀點不合的人和事容易嗔怒。其實我們修心養性的目的是讓自己放下自我執著而回歸心平氣和的生命狀態,戒瞋、多包容等修養原則不應該變成挑剔別人的藉口,而需要我們真正理解消化並轉化為現實的言行,那才有意義。其實反過來,我們要感謝身邊各種各樣的人,無論他們是否有修養,修養得怎樣,都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金剛經》說得好,所謂渡眾生,實無有眾生可度。眾生也好,我也好,佛也好,其實都是我們心念在分辨,如果心裡總是帶著“我開悟了、我跟人交流就是度化他人”的潛意識,這人很可能是走火入魔了。修養越好的人越內斂,與人交流越是謙虛平和,大家都喜歡跟他交往。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也,如果修了半天,看這不順看那不順,那就越修越偏,大錯特錯了。
4)顏回早逝給我們什麼啟示?
有同學問,顏回早逝,怎麼看這個問題。第一,壽命長短是怎麼回事,去世早不等於修得不好,壽命長不等於就是修行高,智慧開竅。修道的人很容易走入一種偏差——只著重肉體的長生不老而不關注心性開慧,這樣的結果叫“守屍鬼”,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黃龍禪師與呂祖對話”的故事。修佛的人容易片面強調心性而忽視身體,其實這兩種觀點都不是正道,真正的修行應該是性命雙修。
身心一元,既不要執著於固態身,也不要盲目否定固態身。固態身是光態身的衍生物,既然是衍生物,它就包含光態身很多奧秘。佛家講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成就,道家講性命雙修。顏回早去世,不能說明他的境界低。顏回和孔子的出現,可以理解為一場戲,顏回、子貢、孔子等等,他們都是劇中的角色,而顏回扮演很高層次的學生。我們活著一趟,不也是演一場戲嗎?跟這生父母子女夫妻的關係,都不是永恆的,既然你演了這個角色,就要參悟,到劇演完,回到真實的世界,不要留戀不走,緣聚緣散都是自然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活著,如果內心充實,有口飯吃有口水喝,都很快樂,所謂安貧樂道也。 “貧”指財物的少,但心理並不覺得少、更不會為此而煩惱,這是一種精神生命的富足充實。 “安”是一種隨緣,不執著於貧困還是富裕。有些人覺得自己貧窮可悲,人家有寶馬他沒有,所以很煩惱——他對生命的理解停留在“物”的層面,心由物役,所以煩惱多。顏回安貧樂道,不是每個人能做到,他給我們一個啟示,人生是否快樂,不在於擁有財物多少,而在於內心是否充實。
5)從我自己的經歷談快樂
談到這裡,說說我的經歷吧。我91年在中大本科畢業,98年我繼續在中大讀博士,一天有個本科同學來找我,我們聊起來,這麼多年,大家過得怎樣。他看到我當時居住環境——當時在中大博士是兩個學生住一間7、8平方米宿舍,牆有點破舊。他嘆了一口氣說:“要是我在這裡,我住不下去。以前本科住集體宿舍也罷了,不過熬到30歲了還住這破破爛爛的宿舍,不知道你怎麼想的。 ” 聽了後我沒有再多說,他的感慨也可以理解,我們的價值取向不大一樣。他比較有錢,有3套房子,其中有一套別墅,他也不是暴發戶,有自己的思想,他對生活的理解,比較看重物的層面。我倒覺得自己住在中大宿舍挺好的,覺得在中大讀博士期間自己收穫很大的。我對這段經歷感慨很多,每個人對於是否快樂的標準差異很大。雖然宿舍就兩張鐵床,兩張木凳,兩張書桌,一個鐵書架。但我住在那裡感覺沒有缺什麼。我自己畢業後,儘管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是家裡設施除了添置一台洗衣機和冰箱,其他的和學生時代差不多。所以也沒啥後顧之憂——小偷不會光顧這種住家,即使
不幸被小偷光顧了,也沒啥好擔心的,因為沒啥東西可丟失。可擔憂的事情不多,這難道不是一種快樂嗎?從我個人角度看,這種簡單的生活很從容自在。
也許與當前社會流行的財富享樂觀有很大差異,不過想深一層——何謂財富?何謂貧富?
不同價值觀取向的人對此定義不同,我們不好對別人定義評論,自己有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重要,自己對生活的快樂應該有自己的理解,這是學問的真正價值——讓自己過得更從容快樂。畢竟物質財富有限、精神財富是無限,做一個精神財富的富翁,擔憂的東西很少,會從容很多,物質財富多寡、壽命長短其實並不重要,心靈的自在安詳和智慧道德的充實,對於人生而言更重要,這是顏回這個案例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6)交流與進步
以上內容談不上講課,只是自己的一點經驗教訓而已,我講的東西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很多學生給我提了建議,我一直心存感激。我覺得師生的關係更多是朋友的關係,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什麼聽課,希望這個講壇成為大家相互交流進步的精神淨土,大家不要有太多輩分的分別。論語裡面講為師之道說得很好:“作之父,作之親,作之師。”
7)讀經對聲相、面相的影響
在寺院敲鐘,鐘聲清脆悅耳,久久盤旋迴盪。我們不同的人說話的聲音,由於身心結構各異,聲波頻率不一樣。有的人聲音磁場好,人一听就感到悅耳;有的人就像打破羅,一開嗓子,人們不愛聽,這也是一種因果。面相,聲音,我們不要太刻意,也不要隨便不關注。聲音也是一種相,是心相在聲音方面的表現。心圓潤,聲音也是這樣的信息;心焦灼,聲音也帶著這樣的信息。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相學方面有關書籍。
讀經會讓面相聲相變得越來越好。為什麼這麼說?一邊讀《清靜經》,大腦就出現神仙菩薩清靜和諧的畫面,思想則是一種和諧圓潤澄明的心境。這種心境會不斷修正生命的信息——讓原來的偏執焦慮的心理變得豁然開朗、和諧柔順,因此大家不要錯過每晚在UC陽光心靈訪談室的讀經學習的聚會.這樣的學習其實也是給每人認識自我的一個機會,所謂“旁觀者清”,你在領讀,別人聽眾則是鏡子。在別人的反饋之中,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現在進步了多少?修行有很多法門,讀經是否心莊嚴清靜,聲音是否圓潤真誠, 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所謂修行,其實修掉不良習性,行正道,行中庸之道。
同學把我的錄音轉化成文字,他們勞動很辛苦。看到這個講座的文字版,我自己在反思,講座裡我的廢話很多,邏輯不嚴密,連貫性不強,深感慚愧——覺得沒有資格跟人家講經。講課中口頭語太多,拖沓冗長,也是因為禪定功夫不好,修行不到位。今天晚上大家讀完心經和清靜經,接著入靜體會一下上面我們談到的禪定境界。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檢視自已是修十善還是十惡--懺悔事例
我曾經很認真的記過什麼是十惡業,這七天當中,我認真的每一條過了一遍,我才徹底的發現我真的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下面我一條條地梳理,我想這也是我洗滌我心靈的一次機會。
首先是身業
殺生:我雖然已經吃素很長時間了,但是我還對小生命缺乏慈悲心,忽視了他們的生命,沒有徹底的平等心,慈悲心。在放生那天我真得找到了我的慈悲心,我為他們能夠延續自己的生命而真的發自內心的高興,我感動了自己。也學會了怎麼樣的給眾生做三皈依以求得他們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我為我能夠學會珍惜眾生的生命,學會以慈悲心來對待眾生而感到由衷的高興。想想往昔當中我傷害的眾生,也可以使我真的找到我的懺悔心來深刻的悔悟,並努力的用地藏經來超度他們。
偷盜:捫心自問,我欠過別人的錢,有的到現在還沒有還,有兩個人我到現在都找不到他們去了哪裡,我做生意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偷過稅,當時還很心安理得,總是給自己找這樣那樣的理由,給自己的藉口是現在的社會當中哪個不偷稅?也曾經短暫的內疚過,但是沒有真正的發大懺悔心來認識自己的錯誤。更不要說我們曾經無數次的用思想來偷盜別人的東西了,好的自己喜歡的東西,在沒有得到的情況下,就曾經幻想過如果像電影裡面演得那樣據為己有該多好啊。
邪淫:我做生意很多年,接觸了很多的風塵女子,這一點是我犯的最大的錯誤,以前根本沒有徹底的認識到。意識當中的就更不用說了,邪淫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以前我總認為這是男人的通病,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罷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罪惡性,離地三尺有神明,我以後要學會戰戰兢兢做人,時刻檢討自己的行為、意念。用地藏經來洗清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所有習氣。每天反省自己,慢慢的克服。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啊!!
口業
妄語:我最大的罪也是最容易經常犯的錯誤,誇大其詞、添枝加葉、無中生有、喜歡誇誇其談,在自己很大的貢高我慢的心導引下,喜歡較真,喜歡抬槓,為了說服對方引用不準確的事例,其目的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虛榮心作祟。自持讀書很多,打擊別人,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等等。
惡口:脾氣暴躁,說話傷人,無數次的用過惡毒的語言詛咒對方。不能達到目的在心裡面經常無數次想對方不得好死,想一些惡毒的方法報復對方。
兩舌:討厭一個人,就傳說對方的壞話,讓大家都來討厭他,為了達到自己自私的目的,經常詆毀別人。
綺語:曾經教唆過別人學壞,為對方設計陷害別人,特別是用邪淫的語言教唆別人,喜歡講黃色的笑話。在特定的場合大講男女之事。
意業
貪:貪吃、貪睡、貪財、貪名聲。以前總炫耀自己吃過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在懶惰的思想下,喜歡在床上不停的睡。貪戀小便宜,替公司管理賬目,多拿多占,為了博得好名聲打擊別人。等等。
嗔:自己這些年的生活逆境多順境少,所以怨天尤人,經常抱怨老天對我不公。脾氣暴躁,不能容人,和別人很難相處。
痴:以前不信因果,認為今生的事情今生了,與來世無關,看到別人做惡沒得惡報,自己也慢慢的變得開始做惡沒感覺。
用這十惡業來清晰地梳理自己一下,突然覺得自己冷汗淋漓,我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啊,以前沒覺得,學了佛之後總找一些藉口不能徹底的反省自己,這次通過這七天突然打開了我的心扉,我要徹底的認清自己,要與佛心相合,我們才能在佛法修行當中有精進。反省自己上面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我現在受到的苦難都是應該的,就象俞淨意公一樣,只有認真地反省了自己才覺得自己現在所遭受的其實還是老天恩賜了,這些都是下地獄的罪啊,後世可怕!!
山西小院的六步曲,我現在能深刻地認識到其中的無限含義了,看似簡單,真要每一步都如法的去做,我們一定可以使自己的冤親債主早日離開自己,給自己一個清淨的身,再清淨自己的心靈,那我們的修行一定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
惡念存於心,我們就無法使自己的行為高尚,說白了,惡念怎麼來的?都是我們的自私心作祟,我們時時刻刻想的都是自己,拋開了自己,事事都為眾生想,我們的惡念就無從升起。所以日行一善很重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要慢慢的培養自己的善行善念,從而徹底的洗滌自己的心靈。找到我們的慈悲心,發出與佛菩薩一樣的慈悲心,我們才可以融入到佛菩薩的大圓滿生活當中。
極樂世界無處不在,山西小院就是這個世間的極樂世界,每個人都存好心做好事,念念為別人,念念為眾生得利益。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大圓滿。我們的心是極樂了,那我們的生活就在極樂世界當中,就在地藏經開篇所講的大圓滿光明雲當中。
出自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16041&page=1
首先是身業
殺生:我雖然已經吃素很長時間了,但是我還對小生命缺乏慈悲心,忽視了他們的生命,沒有徹底的平等心,慈悲心。在放生那天我真得找到了我的慈悲心,我為他們能夠延續自己的生命而真的發自內心的高興,我感動了自己。也學會了怎麼樣的給眾生做三皈依以求得他們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我為我能夠學會珍惜眾生的生命,學會以慈悲心來對待眾生而感到由衷的高興。想想往昔當中我傷害的眾生,也可以使我真的找到我的懺悔心來深刻的悔悟,並努力的用地藏經來超度他們。
偷盜:捫心自問,我欠過別人的錢,有的到現在還沒有還,有兩個人我到現在都找不到他們去了哪裡,我做生意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偷過稅,當時還很心安理得,總是給自己找這樣那樣的理由,給自己的藉口是現在的社會當中哪個不偷稅?也曾經短暫的內疚過,但是沒有真正的發大懺悔心來認識自己的錯誤。更不要說我們曾經無數次的用思想來偷盜別人的東西了,好的自己喜歡的東西,在沒有得到的情況下,就曾經幻想過如果像電影裡面演得那樣據為己有該多好啊。
邪淫:我做生意很多年,接觸了很多的風塵女子,這一點是我犯的最大的錯誤,以前根本沒有徹底的認識到。意識當中的就更不用說了,邪淫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以前我總認為這是男人的通病,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罷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罪惡性,離地三尺有神明,我以後要學會戰戰兢兢做人,時刻檢討自己的行為、意念。用地藏經來洗清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所有習氣。每天反省自己,慢慢的克服。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啊!!
口業
妄語:我最大的罪也是最容易經常犯的錯誤,誇大其詞、添枝加葉、無中生有、喜歡誇誇其談,在自己很大的貢高我慢的心導引下,喜歡較真,喜歡抬槓,為了說服對方引用不準確的事例,其目的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虛榮心作祟。自持讀書很多,打擊別人,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等等。
惡口:脾氣暴躁,說話傷人,無數次的用過惡毒的語言詛咒對方。不能達到目的在心裡面經常無數次想對方不得好死,想一些惡毒的方法報復對方。
兩舌:討厭一個人,就傳說對方的壞話,讓大家都來討厭他,為了達到自己自私的目的,經常詆毀別人。
綺語:曾經教唆過別人學壞,為對方設計陷害別人,特別是用邪淫的語言教唆別人,喜歡講黃色的笑話。在特定的場合大講男女之事。
意業
貪:貪吃、貪睡、貪財、貪名聲。以前總炫耀自己吃過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在懶惰的思想下,喜歡在床上不停的睡。貪戀小便宜,替公司管理賬目,多拿多占,為了博得好名聲打擊別人。等等。
嗔:自己這些年的生活逆境多順境少,所以怨天尤人,經常抱怨老天對我不公。脾氣暴躁,不能容人,和別人很難相處。
痴:以前不信因果,認為今生的事情今生了,與來世無關,看到別人做惡沒得惡報,自己也慢慢的變得開始做惡沒感覺。
用這十惡業來清晰地梳理自己一下,突然覺得自己冷汗淋漓,我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啊,以前沒覺得,學了佛之後總找一些藉口不能徹底的反省自己,這次通過這七天突然打開了我的心扉,我要徹底的認清自己,要與佛心相合,我們才能在佛法修行當中有精進。反省自己上面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我現在受到的苦難都是應該的,就象俞淨意公一樣,只有認真地反省了自己才覺得自己現在所遭受的其實還是老天恩賜了,這些都是下地獄的罪啊,後世可怕!!
山西小院的六步曲,我現在能深刻地認識到其中的無限含義了,看似簡單,真要每一步都如法的去做,我們一定可以使自己的冤親債主早日離開自己,給自己一個清淨的身,再清淨自己的心靈,那我們的修行一定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
惡念存於心,我們就無法使自己的行為高尚,說白了,惡念怎麼來的?都是我們的自私心作祟,我們時時刻刻想的都是自己,拋開了自己,事事都為眾生想,我們的惡念就無從升起。所以日行一善很重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要慢慢的培養自己的善行善念,從而徹底的洗滌自己的心靈。找到我們的慈悲心,發出與佛菩薩一樣的慈悲心,我們才可以融入到佛菩薩的大圓滿生活當中。
極樂世界無處不在,山西小院就是這個世間的極樂世界,每個人都存好心做好事,念念為別人,念念為眾生得利益。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大圓滿。我們的心是極樂了,那我們的生活就在極樂世界當中,就在地藏經開篇所講的大圓滿光明雲當中。
出自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16041&page=1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真正的行者
第一 不殺生
第二 不小氣
第三 生活純正
第四 誠實
第五 智慧能分別善惡因果
第六 行事慎重
第七 身口意清靜 敬師重法實修
第八 發大菩提心 大乘
第九 出離心重
第十 淨信根本上師 必得加持
第二 不小氣
第三 生活純正
第四 誠實
第五 智慧能分別善惡因果
第六 行事慎重
第七 身口意清靜 敬師重法實修
第八 發大菩提心 大乘
第九 出離心重
第十 淨信根本上師 必得加持
佛性與無常
人性原本就是佛性
只是人被慾望追求所蒙蔽
所以要將汙穢擦拭乾淨
這轉化的過程就是修行
修行可以將人性轉為佛性
世人不明白確把追求欲望享受的滿足當成快樂
一直追尋就算死至臨頭也不會放手
人性-慾望 愚痴 執著
佛性-清淨 智慧 任運
佛陀真理:苦 空 無常 無我
師尊對無常的基本態度-不去恐懼、祈求守護(修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樂觀想念)
要注意的是在諸行無常之中 我們是否守護住一顆真誠純潔的心
任由它去【諸行無常】 是真理 也是生命的奧秘
只是人被慾望追求所蒙蔽
所以要將汙穢擦拭乾淨
這轉化的過程就是修行
修行可以將人性轉為佛性
世人不明白確把追求欲望享受的滿足當成快樂
一直追尋就算死至臨頭也不會放手
人性-慾望 愚痴 執著
佛性-清淨 智慧 任運
佛陀真理:苦 空 無常 無我
師尊對無常的基本態度-不去恐懼、祈求守護(修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樂觀想念)
要注意的是在諸行無常之中 我們是否守護住一顆真誠純潔的心
任由它去【諸行無常】 是真理 也是生命的奧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