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水的好處




7個好理由,隨時隨地「水」一下
別以為喝水無關緊要,其實任何時刻,水都能幫大忙。

文.黃惠如
2007/09 康健雜誌 106期
水的重要不可言喻。水被稱為第六大營養素,不僅幫我們從腎臟排出毒物,也幫助新陳代謝,讓人容光煥發,多喝水,的確保健康。

尤其夏天,心煩氣躁,食不下嚥,也是因為腸胃已經輕微脫水,影響食慾。

有些人口渴時,常到路邊的茶飲店喝珍珠奶茶或到便利商店買飲料
以為自己在解渴,卻是在喝空熱量。

因為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熱量高達393卡,可要健走90分鐘才能消耗,一般人很難做得到。


「親水計劃」:

醒來一杯水,防中風

著有《30天年輕10歲》的法國巴黎國際醫院蕭夏(Claude Chauchard)醫師設計了飲食八條黃金律,其中一條便是早晨起床立即喝一杯溫水,再進早餐,並要「很嚴肅地開始執行」。
因為一天當中,最需要喝水的時候就是剛起床。8小時左右的睡眠之後,體內的水分因流汗、蒸發等,排出體外,身體呈現缺水的狀態。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早上6~9點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或梗塞型腦中風,原因就是體內水分不足而使血液濃縮、黏稠。

早晨起床喝水還有另一個好處-->促進排便


進公司先裝水,解救壞胃口

一定要養成習慣,每天進公司後,先去茶水間將心愛的水壺裝滿水。
而且不要讓水壺躲在辦公桌角落,要放在醒目的地方
提醒自己中午吃飯前,至少要喝完500cc。
中午吃完飯,用同樣的方法提醒自己下班前,再喝完500cc。


晚餐後喝水,助減重

晚上回到家休息也要喝水,試試看花草茶。營養師謝宜芳有一陣子要減去多出來的兩、三公斤,便在飯後泡上一壺不加糖的花草茶,讓胃裡持續有食物,就不會想吃東西,也補充足夠的水分。
運動喝水,不發胖

喝水那麼好,但還是要靠你切實去做,才能感受到水帶給身體的甜美滋味。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五戒十善

【前言】

一般人認為宗教不外乎是勸人修善,因此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不一定要修行學佛。
然而,世間善惡的標準不一,隨著時代、民族、文化、宗教、思想的不同,對善惡的判定也有所不同,莫衷一是。

所以佛垂慈訓,以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

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進而超凡入聖。


【五戒】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或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若能受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一、不殺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殺則奪其生命,仁者所不為。故《詩經》稱讚文王,德及鳥獸昆蟲;孔子亦言「勝殘去殺」;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二、不偷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非吾人所有,一針一草悉皆莫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即是偷盜。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是故佛法戒偷盜。

三、不邪淫

  男女交合,謂之淫欲。佛門四眾弟子中,出家眾冀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故不淫欲。若在家眾,除了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凡為邪淫因緣的舞榭歌場、娼寮妓院皆應避免涉足。男女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談話共語時,要心住正念,方能免離邪淫的過失。

四、不妄語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民無信不立。」是以儒家君子尚且不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

五、不飲酒

  飲酒能亂性,令人昏醉無智而造作諸惡。古時儀狄造酒,禹因痛絕;紂作酒池,國以荒亂;昔有優婆塞,因酒而破戒;世間許多罪惡,無不以酒為媒介。且飲酒過量,易造成慢性中毒,違害身心。故不論從自利或利他而言,都應當戒酒。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是衣食困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身、口、意三方面分為十項。

一切善惡諸事,歸納起來,不外此十種,犯之則惡,守之則善。

一、身三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此已於五戒中述及。

二、口四過

  口有四種過失:妄語、兩舌、綺語、惡口

修行學佛,應經常檢討反省是否有此四種口過。

不妄語:則言而有信,說真實語,不說虛誑語。
  
不兩舌:見到張三說李四不好,見到李四說張三不好,挑撥離間、說他人是非的行為,就 是
兩舌。不兩舌,即不說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不綺語:專講繪淫繪盜之語,使人心生淫念,或是戲論、取笑他人等散亂無益之語,皆是綺語。
不綺語,即不說散亂、巧佞之辯。

不惡口:凡口出惡語穢言,或罵人,或罵風咒雨、怒罵畜牲等惡言,皆屬惡口。不惡口,即不出
醜惡之語毀辱他人。

三、意三業

  貪、瞋、癡在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

若無貪、瞋、癡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就不會有殺、盜、淫
的惡行。

  不貪:「貪」即貪著五欲,迷戀不捨。不貪,即心不生貪戀、執著。
  不瞋:「瞋」是不順己意,便生怨恨。不瞋,即心無怨懟,平靜安詳。
  不癡:「癡」是迷惑顛倒,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不知道緣起性
空,即是癡。不癡,即須了解佛法真理,破除癡迷。
  
持守十善,不僅現世光明吉祥,來世必生人、天,獲福無量。修行雖非求生天獲福,但仍是以十善為基礎,修善斷惡,才能得獲解脫。

【結論】
  五戒十善有消極和積極二面。

身業方面,不僅不殺、不盜、不淫,進而能護生、布施,即獲身業清淨。

口業方面,不僅守口如瓶,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進而能以誠實語、和諍語、質直語、柔軟語,待人接物,規過勸善,即獲口業清淨。

意業方面,不僅防意如城,不貪、不瞋、不癡,進而廣行布施,慈悲濟世,體解因緣、心性妙法,即獲意業清淨。

  五戒十善是修行的基礎。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心中有一些些貪、瞋、癡,殺、盜、淫的念頭,就感未來的生死。所以無論在家、出家,若能淨守五戒十善,三業清淨,必能超凡入聖,進趨菩提佛果。


【註解】
  《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勝殘去殺,指感化凶殘的人,使其去惡從善,則可以廢除死刑。